首页 > 印象新闻
编导艺考丨上戏师哥的点滴回忆
发布日期:2017/9/20 18:36:29  浏览量:2296

一切都值得
王贺平(印象2014届学员,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广电编)

    还记得2013年的夏天,酷热的杭州城。那时我高一,孤身一人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沉重的旅行箱,从头顶一直流到脚底的热汗,还有那该死的永不止境的蝉鸣。那时的我不算吃过苦,心里满是委屈和埋怨,想着同学朋友正在吃着冰棍吹着空调,我就来气。然而一抬头,就看到了我此行的目的地——杭州印象国际艺术教育。仿佛迎面一阵清凉,把刚才的不愉快全吹散了。我喜欢写东西,也喜欢绘画摄影,因人推荐,来这儿学习编导兼摄影专业。我对艺考这事儿完全是未知,这次来只是因为兴趣和好奇使然。

 

    入学前需要考官面试,目的是看看前来报名的孩子是不是学艺术的这块料。飘着成熟男人特色香气的导演工作室里,我经历了此生最初的也是最紧张最难堪的面试。憨憨的考官就是校长大人马翔,简单的招呼过后就切入正题。先是询问我的阅片量,至今我还记得的那个简单却让我顿时乱了阵脚的问题:你看过的艺术电影有哪些?我一时语塞。啥?艺术电影?啥是艺术电影?是不是文绉绉的少暴力少血腥的就是艺术电影?我只看过电影院放的那种怎么办?继而,我说了一句让我后半生都会为之不堪的话:哈利波特是艺术电影吧。校长大人的表情似乎已经不能用惊愕来表示了,静默了几秒,他再一次开口了:你平时看什么电影。呀,好简单的问题,这个我会!继而,继而我再次说了一句让我人生履历再添光鲜并且后来在同学间广为流传的话:我喜欢看好莱坞电影,我把变形金刚看了不下十遍!

 

    现场没有声儿了,就像唱片卡带了一般。我说错什么了吗?我一脸童真和疑惑。也许我的确没有意识到这是教艺术的学校,也许我的回答过于理直气壮、毫不含糊。半晌,校长大人才慢悠悠地说道:现场编个故事吧,只讲大概。咦,这个好办,我前不久就写了一篇小说,正好用上。于是我开始吧啦吧啦讲故事。校长大人一边听着一边点头,我也弄不清他是在表达对讲故事者的尊重还是他发自内心的赞同。讲完故事,他发表了一些意见,具体内容因为我太紧张了没听进去,只是一个劲地点头。他在我的入学申请单上唰唰几笔,面试结束。我颤颤接过,上面写着:阅片量极少,需要抓紧积累;思维灵活、表达力强。

 

    居然面试过了。因为印象当时在兴建新校区,老校区的寝室太小,于是我搬到了附近的假日酒店入住。次日开学,为期一个月。印象的教学崇尚自由和解放,但是管理却不放松。早八点到晚八点,从早功开始,学习文学常识,识记电影理论,椅子上一坐就是一个上午,下午也是一样。晚上是晚功,影视鉴赏,积累阅片量同时练习影评写作。艺术的学习,让我懂得兴趣的重要性。即使学习时间长内容繁多,但连续几个小时的课堂学习中我从来没有一丝倦意。除了兴趣外,学费昂贵也是我不断督促自己努力的原因吧。每天按部就班的学习,在学校和酒店间往返,我在印象的交际圈小得可怜,身边除了课本笔记外很少有交心的朋友,大家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大家普遍长我一岁。那个月,只有在课堂里我才有表达自己的机会。编导的学生需要辅修播音和表演,在艺考面试的时候会需要。此外,学校安排我们去浙江卫视现场录制节目,那时我第一次吃到了电台食堂的饭菜,第一次被拉去换上西服吹了头发化了妆。虽然一切都是陌生但很喜欢很沉醉,虽然时光短暂但非常充实难忘。

 

    告别印象,离开了这座艺术的殿堂。回到学校里重新开始一个新的学期。熟悉的老师、熟悉的同学、熟悉的课堂,但是我渐渐发现我的心已然属于艺术,我渐渐地将自己和周围人区分开来,我渐渐地感受到了应试教育之于我的压抑。课余,除了尝试着拍微电影。我还常常跑到图书馆借专业的书看,电影史、摄影教学。再后来,图书馆已不能满足我的需要了,我开始大量地网购专业书,不仅仅是电影电视的专业书,我同时修习社会心理学、微反应心理学以及财商学。我坚信这些能力的培养会对我今后的学习、生活有极大的帮助。

 

    2014年暑假,印象搬到了新校区,我也如约开始第二期的学习。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以及之前专业学习得比较扎实,我在班里已经如鱼得水。我开始拓宽我的交际圈,联合各个专业的同学一起拍微电影,我负责全局工作。从前期筹备、片场拍摄一直到后期剪辑加工,一路走来酸甜苦辣。为了修改剧本彻夜不眠,为了追求画面的质量反复预演,为了后期剪辑我特地买了Adobe公司的软件教科书看,攻克了Premiere Pro CS6,朋友送我一本PS教学书的时候半开玩笑说,你都快成为技术工作者了呢。其实困难的在后面,单反的录音质量不是很高,到后期充其量也就是做一个参考,找专业的录音棚又太贵,这费了我不少的功夫。剪辑,是一种别样的享受,在时间轴上任何的拼接就造就了影片无限的可能,简单地说,两个镜头的位置颠倒,它们营造的效果就有可能完全不同。在微电影的不断拍摄过程中,我熟悉了电影制作的流程、深入了解了视听语言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交际、领导能力。运营数十人的小剧组并非易事,顺利地完成拍摄做出成片,也绝非易事。一路坎坷,遍地荆棘,走过了,才真正懂得成长的幸福与快乐。

 

    高考前夕,对于所有的艺考生而言,需要经历与其同等重要的艺术考试。首先是省统考,之后就是各个学校的自主专业考试。时间紧迫,关乎未来,这年的11月我又一次来到印象,为这场特殊的旅行做好充足的准备。省统考的考试比较定式,文常和影评是必考的内容,故事、人物小传时而出现。准备统考的那些天里,主要是熟悉各种应试文体的写作,加强影评写作的深度,当然印象的私家电影院会定时播放经典影片,供我们巩固阅片量。学习的节奏加快,任务繁重起来,自然地,我开始发泄、开始偏激。寒冬将至的凌晨,我裹着毛毯躺在十字路口中央仰望星空,找属于自己的那颗星;我开始习惯穿着睡袍睡眼惺忪,还不忘听着摇滚去买早餐;我在网吧通宵玩DOTA,直到超神直到抬不起眼皮才算罢休。我不知道我是否在沉沦,也不知道这是否就是青春。但我拥有自己的座右铭:把每天的生活,都活成小说里的那样。

 

    一天天的,离艺考的日子越发近了。我开始焦虑、开始迷茫,但我又宣誓我要考上中国最顶尖的艺术学校。我看起来很坚强、很满不在乎,但我有时候却那么脆弱,为未来的方向迷茫。那个时候不论是QQ空间还是微信朋友圈,我的状态总是灰调的忧伤。会流泪、会懊丧,但这一切,终究会被心中的不甘、好胜打败。在顺利通过省统考后,我没有因为统考排名全省第80名而喜悦,我为自己定下了一个“三步走”计划: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用来练手,熟悉专业考法同时磨练应试技巧;浙江传媒学院用来保底,作为备胎学校;上海戏剧学院就是我的目标,用我练就的一切去争取。冬春的日子里,校考开始了。火车在不同的城市间奔驰,窗外的风景变了又变,背着行囊,没有父母亲友的陪伴,独自走完自己选择的道路。南京的南广很偏僻,在城郊,周围是山和荒野,在这里我开始了真实的校考。考官会对你莫名地诡笑,你大方回应、无需介意;其他考生会排挤你、设法让你难堪,你只需要做真实的自己。考场上,真实的你远比伪装的你更加受到考官青睐。南广的考试所及都是平时印象的教学所向,所以我把南京之行当旅游了,逛逛逛、吃吃吃。南广之后就是浙传的考试,带着修改后的自我介绍稿件,站在考场里就自信很多。对手再多再强都不可怕,最重要的是战胜你自己。不要躲藏不要遮掩不要沦为普通,有了主人翁的姿态,考场就是你一个人的舞台。浙传的考试依旧顺利,但是看着昔日的同学考试失利,有的无奈离开、有的失声痛哭,我在自己成功之余感受到了他们梦想破碎的声音,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楚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无措是难以接受、难以排解的。我不知道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安慰他们,也不知道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我应该如何去应对。来不及回家休整,一趟高铁,直奔上海。

 

    爸爸在上海工作,所以上海是我童年的一部分,每当来到上海这座城市我都会感到莫名地亲切。如今来校考,心中溢满了兴奋。上戏的考试分成三个部分,散文写作、故事写作、综合能力面试。第一场,散文写作。因为之前在印象私下里专门练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的写法,所以我在去考场的地铁上回顾了一遍曾经的得意之作。心中有数,自然就胸有成竹。几千人的考试,在规定时间内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散文。咦,考卷上要求的主题居然和我方才看过的自己写过的那篇一致。好开心好娱乐,我简单构思了一下就开始动笔了,主要是字要写得工整漂亮。心中明白,这考试结果已经没有悬念了。在深夜的黄浦江畔,我收到了复试的通知。意料之中,无需得意自喜。第二场故事写作,给出一个简单的情节,要求往下续写2000字以上的故事,不能大段抒情,不能太多渲染。因为平时积累电影、小说比较多,同时也知道上戏的风格走向,所以我列了一个提纲就开始写了。写了大半越写越爽,感动得自己都想哭,正好看见旁边一考生面露难色,还没开始动笔。我的自信心膨胀,一气呵成,检查一番后就交了卷。虽然不太确定自己是否会顺利到三试,但还是对自己写的东西不后悔。等三试通知出来需要好几天的时间,于是和南京一样,逛逛逛、吃吃吃。可是这次玩过了,钱不够用了,于是硬着头皮找父母大人要,还差点吵起来,导致我三试的考试费都险些没按时交上。好歹朋友找了家酒店让我过去住,免去我不少麻烦,次日三试,晚上就装成诗人一个人逛上戏校园吧,体味体味环境也挺好。七个考官排排坐,一旁的摄影大叔一脸萌萌哒。我们被分成两人一组进去面试,先是自我介绍,反正这个我在前两个学校练过了,滚瓜烂熟。考官针对自我介绍提问,我就说了拍电影的事,他们扯了许多,没见问倒我,就挥挥手叫我们准备小品表演。我和一个东北妹子抽到的小品题目是“赴约”,五分钟的准备时间。妹子一双大眼睛狠狠盯着我:你学过表演没?我一愣,幸好学过。因为我穿着黑色风衣,戴着长围巾,口袋里还不忘藏一块怀表,于是我就演老上海的做派。正好考官大多都是半百的人,投其所好。考完出来,回酒店收拾东西,好久没回家了。站在酒店的窗边,望着眼前的那片工地,修建中的高楼拔地而起,太阳洒下暖暖的光。对着那光辉,我对自己说了许多话,许多许多。有走过的,也有接下去要走的。考完了艺考,艺术的旅程暂告一段落,是时候回学校补习文化课了,先前落下的都得补上。

 

    重返学校的日子里,不能再牵挂专业,必须低下头来专心考试,抓紧时间来复习。这段时间是痛苦的,尤其是后来得知自己在上戏的专业考试中排名全国14名的时候,那种文化课的压力就变得特别大。只要还有时间,只要高考没有到来,就得拼命学,查漏补缺,不能半点迟疑消停。终于,高考了。

 

    梦里时常出现的场景变成了现实。高考结束后就是填报志愿,我不知道我的成绩能不能包票进上戏,可我此时却深深爱上了上戏,难以割舍。为了不留遗憾,我在第一志愿里填上了上海戏剧学院。我以为高考前的日子是最痛苦的,但不是,在等录取通知的时候才是最煎熬的时刻。我成天做噩梦,有时候会抱着枕头哭,我想我要是上不了上戏,我的人生将会有多大的波折,先前一切的努力都会白费,我坚持的梦想将会破碎。我的心里全是上戏,魂不守舍。

 

    直到那个黄昏,微信群里说录取通知出来了。我从外面飞奔回家,一路上灯火喧哗,世界都模糊变形了。我只想早些知道我的录取结果,这些天的痛苦将会迎来结局。一旁的店铺正播放着我艺考时最爱的歌:杨坤的《真的很在乎》。我很想哭,但我强忍住眼眶里打转的泪水,我竭力保持住平衡。我想知道结果,我一边摸索着回家的路,一边划着十字祈祷。荧幕前,消息窗口跳出来的时候,我几乎窒息了。我跳起来,大喊着,手挥舞着,喉咙很快喊哑了。我跪倒在地上,用手锤着地面,狠狠地。我进了,我进上戏了!我再也止不住汹涌的泪水,我黯淡的心终于迎来了新世纪的曙光。

    

     一切都值得,我想起在暴雨中飞车的情景,我想起在酒吧孤独买醉的时候,我想起我仰望苍穹呼喊梦想的那一刻。真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值得。

                                    

                          ——王贺平 2015.08.16